小米新功能发布三天就下线,虚拟 SIM 卡动了谁的奶酪?
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运营商仍处于观望阶段。
太长不看:
小米在发布全新防丢模式三天后就发布声明,取消了该服务上线,理由是虚拟 SIM 卡不符合规定;
eSIM 概念早在 2014 年就已诞生,虽然相较于实体 SIM 卡具备诸多优势,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不小,现阶段的应用集中于可穿戴设备;
除了涉及到运营商的利益外,还关系到信息安全问题,政策端对于手机 eSIM 业务相对谨慎。
小米取消无卡联网服务
上周小米发布了新品小米 MIX 4 的同时还带来了全新的防丢模式,通过内置虚拟 SIM 卡,实现拔卡也能进行定位。
然而仅过了三天,小米就发布声明称,防丢失模式中提供了无卡联网服务,此服务技术方案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,尚未获准在手机产品中应用,因此将取消该服务上线,并向用户诚挚致歉。
虚拟 SIM 卡即嵌入式 SIM 卡(eSIM),是将传统 SIM 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,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。eSIM 在终端表现为芯片形式,使用时用户无需再插入物理卡片,就能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。
相较于传统 SIM 卡,eSIM 卡有以下几个优势:
节省空间:尽管从 SIM 到 Nano SIM 卡尺寸已经变小了不少,eSIM 卡的出现使得终端厂商在设计设备主板时无需再预留卡槽,提高了设计自由度和设备体积利用率,同时也节省了部分物料成本;
提高可靠性:由于 eSIM 卡芯片集成在主板上,改善了连接可靠性,在抗震、耐高温方面表现更为出色,也可避免因机卡分离造成的风险;
提升业务灵活性:通过 OTA(空中写卡)进行远程配置,实现一号多终端,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和切换运营商,也能够满足国际场景下写入当地运营商的需求。
目前发展到哪一步?
虽然 eSIM 卡的优势明显,概念推出到现在也有不少时间了,但其推广落地却并不顺畅,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限制,这也是为何小米的防丢模式被 “叫停”。
提到 SIM 卡自然是与运营商分不开,国内三大运营商中中国联通最早于 2015 年开始研究和布局 eSIM 卡业务;2017 年获批 eSIM 可穿戴业务上海试点;2018 年,与华为、苹果在 6 省 7 市获批推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码业务;不过直到 2019 年 3 月,工信部批复同意中国联通开通 eSIM 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全国服务试验。
尽管 2017 年苹果就已发布了拥有蜂窝功能的 Apple Watch,但蜂窝版用户却迟迟无法用上这个核心卖点。
到 2020 年工信部全面放行,三大运营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联网等领域 eSIM 技术应用服务,但同时也强调了,物联网等领域 eSIM 技术应用服务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语音、定向短信业务。
“一号双终端” 业务终于得以推进,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全国大部分 eSIM 业务的标准资费在 10 元/月,但按照规定适用终端限制在物联网领域,手机终端并未铺开,因此现阶段一卡双终端 eSIM 业务最广泛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可穿戴设备上,我们平时见到最多的也就是智能手表。
海外来看,同样也存在进展缓慢的问题。
2011 年,苹果就已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了虚拟 SIM 卡专利,并在 2014 年发布了 Apple SIM,嵌入 iPad Air 2 和 iPad mini 3 平板电脑中,允许用户设备动态选择运营商网络,但在实际应用层面遭到美国几大运营商的各种阻碍,Verizon 更是干脆直接拒绝,这也造成了后来 Apple Watch 发布的反反复复。
不过到了 2016 年 6 月,似乎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进展,GSM 协会(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)发布智能手机 eSIM 规范,该规范获得全球超过 30 家运营商、芯片商及智能手机厂家的支持,至此 eSIM 功能算是正式得到了全球认可。
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,eSIM 手机端业务阻力不小。目前仅 AT&T、Sprint、T-Mobile 和英国运营商 EE 加入了苹果,谷歌 Pixel 的 eSIM 则仅有 Sprint 和 T-Mobile 支持。三星尽管早在硬件上支持该功能,但迟迟没有得到运营商的支持。
而在实际使用中,只能算是有限度的开放使用,并无法像苹果最初设想的那样真的进行运营商之间的自由切换,主导权依然在运营商手中。比如 AT&T 和 Sprint 就对用户进行了限制,一旦用户确认将信息写入苹果 SIM 卡上,就无法再进行切换了,本质上与实体 SIM 并没有差别。
动了谁的奶酪?
在普及 eSIM 卡的过程中,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站到了对立面上。
对终端设备商来说,显然是更青睐 eSIM 卡的。如上文所述,卡槽、缝隙对设备的防水影响很大,近来手机厂商也在想尽办法去处掉机身上的各种外接口(充电口、耳机孔等),通过 eSIM 卡能够节省空间、方便设计、降低成本,提升设备效率,一举多得的事情自然是喜闻乐见的。
然而对于运营商而言,SIM 卡构建了用户和单一运营商之间的契约关系,这一绑定意味着一系列的增值业务和收费模式。如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内置的 eSIM 功能自由切换运营商,手机话费在手机厂商和运营商之间该如何结算呢?
承载着用户数据的 SIM 卡是运营商的重要资产之一,又岂会轻易拱手让人?
虽然运营商有参与到 eSIM 卡的普及中,但现阶段还是聚焦于可穿戴设备上,这主要也是运营商看到了物联网这块大蛋糕。
根据 GSMA 预测,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量将增长至 246 亿台,成为超越手机空间的更广阔的的市场,而这些设备都依赖 eSIM 技术实现联网。
对于运营商而言,既不像手机端那样涉及用户切换,又能够进入到可穿戴、车联网、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,巨大的商机面前,运营商自然会积极参与,开通 eSIM 功能也算是水到渠成。
其次在国内安全也是一大问题。近几年国内一直在强力推动手机实名制,也是出于减少电信诈骗以及维护信息安全的考量。
eSIM 通过 OTA 写入配置文件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安全隐患,因此无论是政策端还是运营商方面,对于推进手机 eSIM 业务还是相对谨慎的。
工信部此前针对物联网领域 eSIM 技术应用的批文中也强调了,运营商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对 eSIM 平台的管理权和 eSIM 终端的写卡权;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防护、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、安全评估、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等制度。
另外从消费者角度出发,国内双卡手机相当普及,苹果 eSIM 功能无法在国内启用的情况下也顺势推出了双卡,消费者转向 eSIM 的意愿可能也并不一定强烈,至少算不上刚需,只不过就无法享受类似小米推出的 “黑科技” 了。